在东汉中后期近80年中,杨震、杨秉、杨赐、杨彪祖孙四代皆为宰相,人称“四世三公”,弘农杨氏因此成为东汉时期著名的名门望族。在众多的杨氏脉系中,显赫一时。“四世三公”的第一世由杨震开始。
杨震,官伯起。承父祖遗风,少而好学穷究典籍,成为当时署名学者,他在华山牛心峪设馆授徒,从者如市,被誉为“关西孔子”。50岁时,由湖城(今河南灵宝县阌乡)三鱼学馆被荐入仕途,曾担任襄城令、荆州刺史、东莱太守、太仆、太常、直至人臣最高位——司徒,为三公之一,主管教化。汉安帝延光二年(公园123年)升为太尉,掌朝廷军事大权。杨震出仕时间二十余年,由于他格尽职守,清廉正直,任人唯贤,无论对社稷和百姓都持有一腔忠诚,从不荀且随便,同流合污,始终以“清白史”严格要求自己,光明正大,表里如一,因此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受戴。他的“暮夜却金”、“忠言上谏”的事迹千百年来有口皆碑,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。今各地有关杨震风物的命名如山东倡邑县的四知名、莱州郡的四知堂、华阴的四知书院、潼关的四知村等就是最好的佐证。
“四世三公”的第二世为杨震中子的杨秉。他是东汉恒帝刘志的得力宰辅,杨震清廉正直的品德对杨秉影响极大,史书记载他“少传父业,兼明(京氏易),博通书传,常隐居教授。”40岁时步入仕途,官至太尉。他和其父杨震一样,尤以廉洁无私和正直敢言著称。他“计日受奉,余禄不入私门”;在极及贫困之时,“并日而食却不受私谒”;“性不饮酒,又早丧夫人,遂不复娶。”曾为当时酒不惑、女色不惑、钱财不惑的典范。为了社稷和百姓,他多次上疏匡裨朝政,面对奸佞的陷害、天子的处罚、面不改色,无怨无悔,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。
“四世三公”的第三世为杨秉的儿子杨赐。他是杨震孙子辈中的佼佼者。史载其“少传家学,笃志博闻。常退居隐约,教授门徒,不答州郡礼命。”入朝为官后,敢于指斥时弊,匡济朝政,甚至有时连皇帝的错误都不放过,其慷慨激昂、无私为公的气概与杨震、杨秉如出一辙。
“四世三公”的第四世是杨赐的儿子杨彪。他在汉灵帝嘉平年间(公园172——178年)“以博习旧闻,公车征诏出仕,官至太尉。”他也继承了祖辈精读博览、无私正直、恪尽职守、清廉公正的遗风。与杨震、杨秉、杨赐一样嫉恶如仇,勇于斗争。他与残酷恶毒、显赫一时的汉献帝相国董卓为迁都一事在朝堂上的一场唇枪舌战,曾给中国百姓留下了深该的印象。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奸邪、不畏强暴、敢于坚持主见、决不同流合污的精神,正是杨震家风的真实写照。
|